毕业论文初稿写作
论文框架构建
论文查重与修改

毕业论文初稿怎么写?有什么技巧?

2024-10-28 14:39:05

毕业论文初稿怎么写?有什么技巧?

撰写毕业论文是每个大学生都绕不开的重要阶段,而初稿写作更是这一过程的关键起点。如果你正处于毕业论文撰写初期,且距离初稿提交还有一段时间(通常初稿提交时间可能定在三月初),那么现在就是循序渐进开始撰写初稿的好时机。结束答辩后,适当休整是可以的,但别过度放纵自己。下面我就详细说说如何着手撰写毕业论文的初步草稿。

一、构建框架:搭建论文的骨骼

撰写毕业论文的第一步就是构建框架,也就是常说的目录。目录就像是论文的地图,能清晰标明每一部分的内容和顺序,让读者在阅读前对论文整体结构有清晰认识。

绪论部分

首章一般是绪论(引言),不过有些院校可能不要求单独列出这部分,具体得根据个人情况和学校要求决定。但无论是否单独成章节,绪论内容必不可少。绪论通常要阐述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以及研究现状等,为后续研究主体部分做好铺垫。它就像一场演出的开场,要吸引观众注意力,让他们对接下来要讲述的内容产生兴趣。

以一个研究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的论文为例,在绪论部分,需要介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背景,比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且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目的可以是探索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保障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研究意义在于为行业监管和企业运营提供参考。研究现状则要梳理国内外学者在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和观点。

在实际写作中,绪论部分的背景阐述要做到简洁而准确。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背景,可以引用一些权威的数据来支撑,比如说明近几年互联网金融交易规模的增长趋势等。研究目的的表述要明确具体,不能过于宽泛。研究意义的阐述要结合实际情况,突出该研究对行业、社会等方面的价值。研究现状的梳理要全面且有针对性,不仅要提及前人的研究成果,还要分析其不足之处,从而引出自己研究的必要性。

研究主体部分

从第二章至第五章是研究主体部分,这部分是论文核心,承载着研究内容和观点,第五章负责对整个研究进行总结。构建框架时,要明确每个章节大致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比如第二章可以是相关理论基础介绍,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对于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的论文,第二章可以介绍金融风险管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在介绍这些理论时,要详细解释其内涵和应用范围,并且说明这些理论与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研究的关联性。

第三章提出研究问题,如互联网金融存在的信用风险、技术风险等。提出问题时要结合实际案例,增强问题的现实感。例如在阐述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时,可以列举一些知名互联网金融平台出现的违约案例,说明信用风险的严重性。

第四章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运用各种理论和方法,找出问题根源和影响因素,像分析信用风险可能是由于借款人信用评估体系不完善、信息披露不充分等原因导致。在分析过程中,要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如实证分析、案例分析等。可以通过收集大量的数据,对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从而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第五章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如建立更加完善的信用评估体系、加强信息披露监管等。建议要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不能过于笼统。例如在提出建立完善信用评估体系的建议时,可以具体说明如何借鉴国外先进的信用评估模型,结合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特点进行改进。

一个清晰合理的框架能让写作过程更顺畅,避免思路混乱、内容重复或遗漏等问题。而且在后续写作中,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框架进行调整和完善。

二、填充细节:为论文注入血肉

绪论留白处理

如果首章绪论暂时无法着手,不妨选择留白处理。因为绪论部分需要对整个研究有全面了解,在后续内容完成后,再根据研究内容补充相应背景信息会更易且准确。就像建造房子,先搭好主体框架,再根据内部布局设计大门和门厅更合适。

当完成主体内容的写作后,再回过头来写绪论就会更加得心应手。此时,对整个研究的过程和结果有了清晰的认识,可以更准确地阐述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在补充背景信息时,要结合主体内容的研究重点,突出该研究在相关领域的重要性。

主体内容撰写结构

第二至第四章内容应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撰写。这种结构是大多数论文创作的通用模式,符合人们认知规律,能让读者清晰跟随思路,理解研究过程和结论。

当然,若有独特逻辑框架,也可按自己思路创作。但无论采用哪种结构,都要确保内容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在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结构时,每个环节都要紧密相连。提出问题要明确具体,分析问题要深入透彻,解决问题要切实可行。

具体写作方法

具体写作时,可先梳理问题论点以及围绕该论点搜集的相关文献。从问题论点出发,描述问题本质、解决方法以及策略。初稿撰写时,不必过分追求细节精确,应将所能联想到的内容尽量呈现出来,就像一场头脑风暴,把所有想法记录下来,不用担心是否完美。

比如在提出问题时,要明确问题背景和现状,说明为什么这个问题值得研究。在分析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问题时,要介绍当前互联网金融借贷市场的规模、违约情况等背景信息,说明信用风险对行业发展的影响,从而表明研究该问题的必要性。在分析问题时,运用各种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剖析,找出问题根源和影响因素。在解决问题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和建议,并说明这些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在梳理相关文献时,要对文献进行分类整理,筛选出与问题论点密切相关的文献。在描述问题本质时,要运用专业的术语和理论进行准确的概括。在提出解决方法和策略时,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创新,不能仅仅停留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

全文完成后,再进行筛选和精简,去除无关紧要内容,优化表述,使文章更简洁明了。在筛选和精简过程中,要仔细检查每一句话的必要性,删除那些重复、啰嗦的表述。同时要对文章的语言进行优化,使表达更加流畅、准确。

第五章总结撰写要点

第五章总结是对正文内容的概括。这部分可简要回顾第二至四章内容,重点阐述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总结部分要简洁全面,既要让读者对整个研究有清晰回顾,又要为后续研究提供方向和启示。

对于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的论文,总结部分可回顾提出的信用风险、技术风险等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如完善信用评估体系、加强技术安全防护等。同时分析研究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如数据样本有限、研究方法不够完善等,为未来研究提供方向,如扩大数据样本、采用更先进的研究方法等。

在撰写总结部分时,要突出重点,不能面面俱到。对于解决问题的策略,要进行简要的概括和强调。在分析研究不足时,要客观准确,不能回避问题。为未来研究提供的方向要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三、查重与修改: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和质量

查重必要性

初稿通常没有硬性查重要求,如果所在院校不强制要求查重,也可选择不进行查重。但为确保论文安全性,大多数学者会在初稿阶段检查查重率。查重就像给论文做体检,能发现论文中可能存在的抄袭或重复问题。

即使院校没有强制要求,查重也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查重可以及时发现论文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在后续的审核中出现严重的抄袭问题。而且,查重也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在写作过程中是否存在过度依赖他人文献的情况,从而提高论文的原创性。

查重率控制与修改方法

查重后,针对标记内容进行修改。一般将查重率控制在30%左右即可,但不同院校和专业可能有不同要求,要以学校规定为准。修改时,可采用多种方法,如改变句子结构、替换同义词、重新组织语言等。但要注意,修改后的内容要保持原意,不能影响论文逻辑性和连贯性。

比如发现某一段内容与其他文献重复率较高,可将该段内容拆分,用自己语言重新组织,再结合自己研究进行分析和阐述。在改变句子结构时,可以将长句拆分成短句,或者调整句子的语序。替换同义词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同义词,不能改变原意。重新组织语言时,要结合自己的研究思路和观点,对内容进行重新表述。

四、格式调整:让论文更加规范美观

格式模板的使用

可以向导师索取一份格式模板,直接在模板上进行修改,这样能确保格式正确性并提高工作效率。格式模板就像标准模具,能让论文符合学校要求和规范。

使用格式模板可以避免我们在格式方面出现错误,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使用模板时,要仔细阅读模板的说明,按照要求进行修改。同时要注意模板中的字体、字号、行距等细节,确保论文的格式统一。

细节核对

除检查段落和文字格式,最后还需仔细核对是否存在遗漏或错误的细节。例如参考文献格式是否正确、图表编号和标注是否清晰、页码是否连续等。这些细节虽看似微不足道,但能体现出认真和专业程度。

在核对参考文献格式时,要按照学校规定的引用格式进行检查,确保参考文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图表编号和标注,要保证清晰明了,让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图表的内容。页码的连续性也很重要,要避免出现页码缺失或重复的情况。

完成以上步骤后,毕业论文初稿便大致完成。将初稿提交给导师后,只需等待后续建议和反馈即可。撰写毕业论文初稿并不困难,关键在于动手实践。每日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不断完善和提升论文质量。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要保持积极心态,勇于尝试和探索,就一定能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

希望以上建议和方法能对你有所帮助,祝你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取得好成绩!